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健康 > 正文
“自我药疗”在年轻人中日趋流行 但其不安全的用药方式可能损害健康
2021-12-24 13:57:11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

随着网络带来的便利,不少大学生出现健康问题后,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去校医院或校外医院就诊,而是打开手机上网查询病症,然后通过外卖下单买药。“自我药疗”在年轻人中日趋流行。有专家警示,这种不安全的用药方式或致严重的健康损害。

20岁的小朱今年读大三。因为从小和奶奶一起看央视一档健康节目,小朱掌握了许多养生小窍门,她对“自疗”技术十分自信。高二那年,小朱参加艺术集训前突然发烧,但当天下午有她最喜欢的表演课,如果去医院肯定会错过。上午,小朱决定在房间进行一套“自疗大法”:先喝两包板蓝根冲剂,再泡上一大杯黑糖生姜茶喝下,让身体暖和起来;紧接着利用花洒水柱按摩后背的穴位半小时,然后盖上被子大睡一觉。

一番操作完毕,待小朱醒来,“意识已清醒许多,浑身轻松”,下午顺利上课。

如今,上了大学的小朱仍热衷于自己的“养生术”:保温杯里泡人参枸杞,即使在三伏天睡前也会用一个高度与小腿齐平的桶泡脚,时常自己艾灸、拔罐……她曾骄傲地对室友称“跟着我养生,压根儿不用去医院”。

不过,曾经的“自疗高手”,也有“翻车”时刻。2020年9月底的一天,武汉突然断崖式降温,坚持“春捂秋冻”的小朱并没有和室友一样增添衣物。在学校奔波了一天,晚上她回到宿舍连打了好几个喷嚏。第二天一早,小朱感到身体有些软绵绵的,额头发热。她翻了翻药箱,喝了两包板蓝根冲剂就去上课了。

又过了一天,小朱起床感觉眼前一黑、浑身乏力,由专人送往校外医院,历经核酸、脑CT和血清等系列检测,5小时后小朱才打上退烧针。

有学生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据报道,2018年,就读于南京一所高校的研究生小张高热7天伴腹泻5天,过量服用多种感冒药后,到医院就诊,血液检查提示其全身肌肉正在溶解,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多脏器功能衰竭。

最近,记者对50名湖北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在身体不适时,只有28%的受访者会去医院诊治,48%的受访者会根据经验自行用药,还有24%的受访者选择“多喝热水,扛过去”。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汪震看来,“自我药疗”背后的隐患,不得不防。他表示,当下常见这几种用药不当行为:相信所谓的祖传药方或是土方子,结果带来副作用,耽误治疗;感冒药联用不当,如将酚麻美敏片和对乙酰氨基酚联合使用;酒后吃药,比如头孢类药物、甲硝唑类药物等,造成危险。另外,出于赌气心理或身患抑郁症等,部分年轻人有意服用过量或有毒药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主任刘东建议,患者在就医时应带上所有正在使用的药品,询问药品使用方式、服用方法、注意事项,以便安全高效地处理病情。此外,一些高校学生对校医院的平均满意度不高,影响因素主要在医师专业性、设备资源、接诊态度等方面。(文中受访学生为化名)(朱可芯朱娟娟雷宇)

关键词: “自我药疗”在 年轻人中日趋流行 但其不安全的用药方式 可能损害健康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