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寄托着人们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祝福。今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传播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联合发起以“知风险、防跌倒”为主题的预防老年人跌倒主题宣传活动,建议老年人“要锻炼、要服老、要适老、早治疗”,呼吁老年人及其家人要知晓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并提早预防。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防控室主任段蕾蕾总结了四个预防老年人跌倒的要点:
一是要锻炼,任何时候开始功能性锻炼都不晚,可通过太极拳、八段锦、健身舞等改善身体功能,降低跌倒风险;
二是要服老,年纪大了之后日常生活和行动都要“慢”一些,根据身体情况,主动使用拐杖等辅助用品;
三是要适老,应对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包括安装扶手、合适的照明、地面防滑、正确使用防滑垫等;
四是应该早治疗,尽早治疗与跌倒有关的疾病,减少跌倒风险。
同时,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透露近期将向社会发布由专家建议的老年人“防跌倒辅助用品包”,包括手杖、感应小夜灯、浴室防滑垫、便携小手电以及防跌倒健康图书等,并捐赠给有较高跌倒风险的老年人群。
跌倒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
当前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6亿,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占13.5%。
按全国老龄办研究预测,我国老龄人口到2050年前后将达到峰值4.9亿,占总人口的34.9%。白岩松谈到老龄化时曾提到:“如果3亿老年人口单独是个国家,这个国家(人口数)在世界上排名第四。”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介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其中有挑战也有机遇。一方面劳动人口减少,家庭照护、社会服务负担加重,养老保障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低龄老年人口比重很大,他们是宝贵资源,仍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仍有能力、有意愿为社会、为家庭做出贡献。但前提是要解决他们的健康问题。跌倒目前是老年健康中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预防跌倒关乎每个家庭,涉及所有生活场所,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主任委员孔灵芝提醒,老年人跌倒是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因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也是老年人因外伤到医疗机构就诊的首要原因。跌倒的预防是一个很大的综合性问题,涉及到多部门、多学科、多专业领域,包括策略、急救、治疗、康复、运动以及环境适老化等,还需要广大媒体将科学、权威的健康知识传播到公众,让公众真正了解,然后做出改变。
带老人做个跌倒风险测试,知风险,防跌倒
据相关研究显示,跌倒的发生通常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老年人具有的危险因素越多,其发生跌倒的可能性越大。
跌倒与老年人身体机能、健康状况、行为习惯、药物使用、穿着、周围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常见的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年龄越大,跌倒风险越高);过去一年发生过跌倒;担心、害怕跌倒;起身、行走时身体容易失去平衡;上下台阶、跨越障碍物有困难;使用精神类药物;经常感到头晕、乏力;患有眼部疾患、视力不良,等等。符合的情况越多,跌倒风险越大。
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是比较简单的老年人行走能力测试方法。具体方法是:准备一把竖直靠背、牢固、无底轮、有扶手、坐高45厘米左右的椅子,老年人穿舒适的鞋子,坐在椅子上,身体紧靠椅背,双手放在扶手上。当测试者喊“开始”时,老年人起立,向前走3米,然后转身走回到椅子前,坐下并靠到椅背上。若完成全部过程时间大于14秒,则提示有较高跌倒风险。需要注意的是测试过程中需要有人辅助,以充分保障被测试者的安全。
同时,并不是要等到成为高风险人群后才开始预防跌倒,跌倒的预防越早越好,全年龄人群都要提早预防。
科学证据表明,跌倒是可以预防的。积极的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消除环境中的跌倒危险因素、适当使用辅助器具等都是预防跌倒的有效方法。
科学使用辅助器具,预防老年人跌倒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联合发布《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包括:跌倒是可以预防的,要提高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意识;正确认识和适应衰老,主动调整日常行为习惯;加强平衡能力、肌肉力量、耐力锻炼有助于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科学选择和使用适老辅助器具,主动使用手杖等15条核心信息。
老年人行动能力有所下降时,要主动使用手杖。选择手杖时老年人应亲自试用,重点关注手杖的手柄、材质、长度和底端。手柄应为弯头,大小合适、容易用力。手杖杆应结实耐用,无变形、不易弯曲。手杖长度以使用者穿鞋自然站立,两手自然下垂时,手腕横纹到地面的距离为宜。手杖底端应配有防滑橡胶垫,并定期更换。(姬薇)
关键词: 老年人跌倒严重威胁了 健康和生活质量 要提早预防 老年人的跌倒风险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