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很多人因为作息时间不规律、情绪状态不好、压力太大、熬夜等,感觉自己耳鸣的现象更严重了。那么,你的耳朵是不是常常在不经意间发出嗡嗡的耳鸣声?你知道耳鸣背后藏着哪些疾病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耳鸣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耳鼻喉科的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耳鸣原因很复杂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朱晓燕副主任医师介绍说,耳鸣不单单是耳部疾病引起的,有时候可能是全身疾病的早期信号。
1.耳部疾病:当耳内异物、炎症肿胀发生阻塞、耳膜充血、内响、穿孔、中耳积液或感染、耳硬化等症,均可发生传导性耳鸣。其特征是单侧性,即耳鸣发生于病变的一侧,且音调较低,有节律性,如“隆隆声”,“轰轰声”。
2.神经衰弱:耳鸣还与社会环境、心理因素明显有关。当人的情绪忧郁、焦虑不安时,也可出现耳鸣。有神经衰弱的人常出现耳鸣,这种耳鸣音调高低不定,多为双侧性,并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等症状。
3.颈部疾患:颈部肿痛或患有其它颈部疾病,压迫了颈动脉时,可引起受压的一侧耳鸣。这种耳鸣的特点是持续性,低音调,耳鸣的程度可随体位的变化而变化。
4.噪声损伤:短暂的强噪声或长期反复的噪声(如职业噪声,摇滚乐和迪斯科音乐。强音量立体声耳机等)均可导致听力下降并伴耳鸣和眩晕,严重者还可出现幻听及神经衰弱。
5.其他全身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贫血、高血脂、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下、肾脏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变、炎症、外伤、药物中毒等均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鸣,其发病往往与内耳微循环障碍、内分泌失调、毒素吸收以及耳蜗与某些神经通路的异常联系等因素相关。
17%的人有不同程度耳鸣
朱晓燕副主任医师介绍说,耳鸣是指在外界无相应声源或声电刺激的情况下,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一种主观症状,常伴有睡眠障碍、心烦、恼怒、注意力无法集中、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
一般人群中17%有不同程度耳鸣,是耳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耳科临床三大难题之一。该科收治的耳鸣患者也在逐年增多。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耳鸣发病人群现在越来越年轻化,许多耳鸣患者均有长期的睡眠不足、工作学习压力大、焦虑抑郁等情况。如果出现了耳鸣先不要紧张,但是也不能大意。如果持续1~2天耳鸣都没有改善,就一定要到医院就诊。
“久鸣必聋”没依据
朱晓燕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结合临床的治疗经验来看,采用情绪疏导、睡眠调整、微针针刺耳穴、营养神经活血改善微循环药物、鼓室注射激素、中药调理如宁心安神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耳鸣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实际诊疗中,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治疗方案不尽相同,治疗侧重点也不同。这里主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树立信心。耳鸣是可治的,通过系统的治疗,耳鸣声可明显减小,耳鸣频率可变低,甚至消失,达到治愈的理想状态,免受耳鸣困扰。
2.明确一个概念。不伴有听力下降以及器质性病变的耳鸣,即使长期存在,不会导致耳聋,纠正很多人认为的耳鸣会导致耳聋的错误认知,打消这类疑虑。
3.良好生活方式的倡导。睡眠、情绪、饮食是后天与健康密切相关的三大因素。劝诫病人规避睡眠不足、情绪不良的问题,对耳鸣的好转与恢复至关重要,甚至可以避免很多其它疾病的发生。
4.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中医对耳鸣的病因病机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如耳鸣辨证须分清虚实,认为耳鸣声大,呈低音调者多为实证,而高音调如蝉鸣者多为虚证;暴鸣新鸣声大者多实,鸣声细久者多虚;日夜双侧耳鸣多实,夜静鸣甚者多虚;声短急促者多实,声长不间断者多虚;手按之鸣声加重者为实,按之减退或停止者为虚。
治疗方面,中医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也有特色。比如,微针针刺耳穴,起到通经活络,扶正祛邪,改善内耳微循环,调节内分泌,助眠安神的作用。还有冬季对证服用宁心安神膏等中药膏方进行调理,具有宁心、安神、助眠、益气、补血、健脾胃等多种功效,适合脾胃虚弱、气虚、血虚等证型的耳鸣患者服用。(记者)
关键词: 耳鸣原因很复杂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